因為全世界寫歷史都有成王敗寇的習慣,所以有時候必需從地理觀察來研究。
很多時候會發現偏離常理的事件記載,這時就該是把正史扔一邊的時候。
反正寫了三十篇歷史了,過半都是在顛覆我們求學時被教的歷史故事,
那這篇就不妨再翻一次大一點的。
(警告,這次的說書保證死硬.... XDDD)
我們所知道的歷史記錄、王朝更替,基本上就是 OOO 打敗了 XXX,
所以就成就大業成為新的天命所屬。
外國人比較沒有天命觀,所以他們通常是說 OOO 的強大是吃了 XYZ ,
所以 XXX 被打敗是正常,所以 OOO 又做了什麼...
(就有點像是唸流水帳)
然後你仔細挖就會發現:
明朝有個爛皇帝,十七年不上朝,國家倒不了。
然後有個工作狂皇帝,拼命苦幹,也是十七年。吊死煤山,明朝滅亡。
然後史書說:明朝氣數已盡。
十足的放屁!
之前我們已經討論過全球天氣變化,會造成的難以逆轉的「命運」。
比如說天氣暖就會造成北方游牧民族人口劇增,天氣冷就有可能引發海洋技術進步...
這次我們來講另一個難以逆轉的社會問題:經濟學。
沒錯,古人或許沒有經濟學的知識,但不代表經濟學不存在。
古代一樣有通貨膨脹問題,一樣有宏觀調控操作。
但是古人缺乏數據化的管理,所以國家大到某個程度後,就無法計算營運方略。
比如說西方中世紀時搞出的第一個跨國銀行:聖殿騎士團(Knights Templar)。
他們負責保障歐洲到耶路撒冷這段路,所有旅人的安全。
因為他們本來就要巡邏,所以就習慣性的代運一些東西。
走來走去就變成半個鏢局、郵局了。
那麼如果有人託運一箱金幣,他們就會收點手續費,比如說 1%。
久了後他們發現,事實上也不用真的把「這箱金幣」拖過去....
只要給你張提貨單就好:「 OOO 寄運一箱金幣」,
然後你自己到目的地時,找他們教堂,把貨單給騎士先生,他就會裝滿一箱金幣給你帶走。
(當然只裝 99% ,因為他們扣了 1% 手續費)
聖殿騎士團發現這個兌換體制後,賺爆了!賺得根本無法想像的爆了!
爆到最後,法國國王欠他們一大筆錢,無力償還。
於是設下埋伏,讓所有的軍隊長官在十三號當天開錦囊:立刻派軍幹掉最近的聖殿騎士團。
於是所有的堂口在同一天被攻擊,大騎士長被公開綁柱子燒死。
騎士團的財產,只要沒藏好的全部被法國國王搶走。
這一天就是十三號星期五稱為「黑色星期五」的由來。
聖殿騎士團這個匯兌體制,以現在的經濟學來說就是不折不扣的紙鈔系統。
鈔票因為有國家在後面撐腰,所以他的價值受到認同。
騎士團票單因為大家對聖殿騎士團和教會有信心,所以票單可以拿來當鈔票交易。

同樣時期在宋朝,我們知道四川出現了「交子」這個號稱最早的紙鈔。
而現代經濟學中,我們也學到了當政府胡亂印鈔票的結果。
那為什麼北宋沒有亂印鈔票,造成通貨膨脹呢?
事實上,就是「有」。
只是史官認為不重要,所以沒寫。
北宋一開始還能從宋遼貿易,用正規的方式在運作經濟。
但是等到宋神宗請王安石來變法後,一連串的政治改革在執行面出了問題。
然後就下一任皇帝上台又改回來,再下一任又這樣那樣。
一來一往到了宋徽宗時,他又好大喜功,想要連金滅遼。
但是另一方面又搞不定內亂(之前講過,梁山泊和方蠟這些起義事件接連不斷)。
他這段時間的所有軍事開支,正是拿政府的信用當兒戲、亂印紙鈔支付開銷。
北宋末年的各種「所謂」政治改革和黨爭,無疑是造成國力衰敗的主因。
但是各地憤起的民怨,我們可不能認為人民都是關心國政的憂國憂民者。
老百姓真正會造反的就是沒飯吃,而你亂印鈔票就是造成人民有錢買不到糧食的元兇!
你覺得這年頭牛肉麵一碗越來越貴沒有?
你覺得同樣領 1000 元,越來越不好花沒有?
如果你裝錢包的皮夾比裡面塞滿的鈔票還值錢,你還要鈔票不要?
很抱歉,寫歷史課本的人,很多都是經濟學零分的。
所以他們在寫正史時,無法判斷出北宋那麼多國力內耗,到底是該歸咎於誰?
歷朝寫「正史」的人,也是一群視「士農工商」為真理、極度排斥商人智慧的儒教信徒。
真正的文豪良相,無一不是數學呆子。
而貪官污吏的數學、經濟學、統計學知識,遠遠超過文人騷客的想像範圍。
「你叫我學統計和算帳本?這是『錙銖必較』的小人行為!
我為人瀟灑,當然要出手豪邁!
我天朝大國賜恩之際,豈能讓人覺得吝嗇?」
所以說中國歷朝的名臣大多都是經濟學呆子,一點沒冤枉人。
所以北宋末年因為亂印鈔票導致惡性通貨膨脹,並不會寫入史書列為亡國原因之一。
而早前王莽七年換四次貨幣的金融體制崩潰,也不被寫入新朝滅亡的原因之一。
經濟知識最離譜的很難不說是明朝。
朱元璋當了皇帝,要顯氣派。訂下國際貿易的規矩:
「你們不准貿易!只能進貢!天朝我高興時,必會大有恩賞!」
然後就規定一年朝貢一次,還要拿個信物才能證明你是官方朝貢,不是假的。
為什麼朝貢還要官方證明?我是民間有錢人,想貢些東西給天朝,不成?
「不成!」
因為明朝自我膨脹的實在太離譜,你貢我幾塊白布,我賞你兩車絲綢!
你貢我幾個民女,我賞你一船正妹!
你絕對沒有看過如此搞的國際貿易!
因為進貢太好賺,日本有一次有進貢時鬧雙胞,兩團人馬互相指控對方是假貢團。
最後不但打起來,還打死來鎮壓的明朝官員,史有記載「寧波之亂」。
從此之後明朝下令「日本太不成體統!以後日本不准進貢!」
這下可好,你從法律上斷了人家商路,人家一定會從白道轉入黑道!
所以國際貿易轉商而成為走私集團。
明朝去取締,人家就武力抵抗。
所以明朝就把這些叫「倭寇之亂」。
說到底起因就是明朝這一整個朝廷,國際貿易的知識人才,一個沒有。
而明朝的史官也不認為這有什麼大不了。
所以寫了一大堆有的沒有的理由,解釋各種不同的騷亂問題。
等到下一個真正兇猛的財經問題打到國門時,明朝不管做什麼事,都是必死無疑。
這章講太多了,下一篇再續講吧。
下一個真正兇猛的問題就是:全世界的貨幣在極短時間內增加五倍!
而造成這個事件的起源,就是大航海時代。
我看到的歷史 (三十二)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