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September 23, 2023

和 Giant Revolt 磨合的六週。

今天我去爬了 SFU ,原本是計畫要挑戰 Cypress 的,但是天候不佳所以改去 SFU 練練腳力。
我用挑戰 Cypress 的心態去挑戰 SFU ,也就是腳要維持 1hr 不能停的節奏。不過 SFU 只有 30min 不到的路程,所以主要是看能不能維持80% 以上的腳力到上次投降的路口。

回想起上一次挑戰 SFU 時,還沒有騎這台大白,那時也不過兩個月前。開始騎大白的這六週,挑戰了好多東西。第一次的礫石山道挑戰、第一次的一日百公里挑戰、甚至自己學習怎麼修車保養車。

還記得那一天騎到 119.45公里,回程時一口氣挑戰兩個四級坡,其中包括那個 Gatensbury 魔王坡,最後 20km 真的全身脫力了,拚了命用最小檔騎回家。到家時所有的水都喝光了,體重少了 2.5kg 。很用心的做完伸展和按摩,第二天腳又回復了。



 今天沒有挑戰成功 Cypress ,但是每一次出去騎車,都試著挑戰身體去做的更多。真想不到五個月前我還因為膝蓋痛去看醫生,被診斷說膝蓋週邊肌力太弱,要多深蹲運動。五個月後我看 SFU 竟然有一點覺得無聊......


希望今年的騎車季還沒結束。



..

Tuesday, August 08, 2023

小折的第一次翻修...

今年這部九年小折陪我爬上好幾個從沒想過的坡,

練了好多體力和腳力,但是他的耗損也很快。


沒辦法,20" 輪子總是要比正常輪要多轉個 1/3 圈嘛,所以壽命也會短一點。磨到外皮破了都可以看到內胎了。



不過沒想到的是鍊條和剎車皮也同樣掰掰了。




剎車皮甚至被我磨到出鐵,開始刮我的輪圈了。

看來年底可能鋼索要換掉外,還有可能要換輪框....


不過以後他只要負責通勤就可以了。週末的上山下海就交給新鐵馬去操勞吧。



新車還有很多要裝的配件,甚至車庫裡連給他掛的地方都沒有。加油!

.

Friday, August 04, 2023

當騎小折比電動滑板車快的那一天

 我想應該是再兩周後某一天會看到。只是沒想到今天回到家就發現.... 我是不是眼花了。

前幾天因為天氣稍微涼一點,有一些雲遮著。騎起來格外舒服,就一直踩踩踩,回到家發現我的時間超前 40 幾秒。今天因為想換剎車皮所以提早讓小折休息,改騎電動滑板車,一為到家發現...... 啥? 23分鐘半!?






因為太驚訝了所以我又挖出之前的電動滑板車紀錄.... 沒錯, 300W 的 Gotrax GR Elite 大概就是在 23:00 左右會到家,期間看紅綠燈和上坡我想不想幫他踢踢踢。



這樣說來我應該可以自稱有 300W for 23min 的實力了吧? XDD


當然要留個 blog entry 做紀念。

.

.

Sunday, July 30, 2023

SFU first try

 我想,Royal Oak 之後能夠挑戰的長坡大概就是這座 Burnaby 最大地標了。

這大概也是挑戰 triple crown 之前的第一座山吧。



這是一個 4.29km (計時範圍) 平均 6.1%,但是前面 3km 都是 8% 的上坡。

我跟著我弟一路騎到大十字路口時,進入那個大爬坡,原本 8% 突然變成 12%,心知前面還有 10min 要爬,所以我們兩個都投降,停車休息。不過沒想到我們距離突破點只差一點點,大概就 2min ,甚至只要撐過 30sec 就能回到 8% ,然後就是一段小小的下坡可以喘氣。爬 SFU 的到這個小下坡基本上就通關成功了。



這次看起來我能維持輸出 200W 大概 20min ,不過小折的最低檔比一般 gravel bike 少一檔,我基本上是用二檔在騎。第一次能做到這樣我覺得算可以接受了。

快要 20 年沒有回到 SFU 了。不過,對這個學校我真的一點感情都沒有。



Anyways..... 這可能是小折陪我的最後一個山頭挑戰。之後決定要升級一輛 gravel bike 了。

Sunday, June 25, 2023

THE Royal Oak (南段) 達成

 Royal Oak 這條路是在地人都知道的大爬坡。不管你從哪邊爬都一樣,反正就是不騎車的人都知道的超級陡坡。但事實上,在單車界這個坡只是入門的第四級坡。不過那不重要,因為這個坡就是大部分人的心理關卡,也算是一種 bucket list ,或叫做成就解鎖。

而 Royal Oak 北段就是兩週前爬的那個,是比較容易的坡,而且是專用腳踏車路線。南段則是一般汽車道路,沒得閃車,只能期待車子閃你。而且還比較陡比較長。所以真正的 Royal Oak 指的是這個南段。

有點難置信兩週前我去挑戰了北段後,期間連續去挑戰兩次心理關卡 (通常第一次運氣好拚上去了,再回來同一個路線看到那個坡反而壓力更大:「上次都成功了這次要是更爛就很喪氣了!),沒想到雙雙突破成功。給了自己一種念頭;「我的能力有明顯的上升!」

結果就感冒了三天,病一好隔天去爬一個坡試試看,發現完全沒有影響,體力還在。然後就開始想這個 Royal Oak 南段了:「就算失敗了,1000 個人有 999 個和我一樣,沒什麼!」但是心裡還是很想一次過,真的有點 play off game 7 那種心理壓力。

出發前因為後輪外胎開始有側面剝離的撕裂,所以是有一點小小的擔心會不會怎樣,不過要是斷了就斷了,反正就當作試試水溫時的插曲吧。


這就是 850m 平均 12% 的出發點 (這部分是 18~20%)



其這個坡的初期差不多 20% 的部分,我發現小折的坐姿完全無法處理,整個前輪一直翹起,大概有 50m 花很多力氣試著維持直線,還有一輛經過的車給我叭叭加油,謝謝他。

記得看到第一個街名是 Patrick 時,心中知道最陡的部分過了,再來就是體力的消耗戰了。

騎到 Carson 時心中的念頭是:這樣就又過 100m 了?有點驚訝,但是也感覺到腳力不夠了。

騎到 Ewart 時,心中的念頭是:這裡過去就是 10% 了,就是一步一步的踩,照著心經的節奏慢慢念慢慢踩,不要想什麼時候結束。

看到遠方那個紅綠燈柱,也就是終點的 Rumble 時,心中想的是:到這裡了,把呼吸控制住,一切都維持住,時間到時自然會完成。




終於到路邊停下來,完成這個里程碑時,旁邊一輛超陽春的 Jetson ,一個女生滴汗不出還戴著遮陽帽的騎上來........

(JETSON 示意圖)



我沒有心理不平衡喔。我只是很驚訝這個小小的馬達竟然騎上來沒有燒掉。不過我也不知道他從哪一部分開始爬就是了......







說真的,根據我玩攝影多年的經驗,我覺得我是一個器材狂熱者。我會一直去研究各種鏡頭和相機的數據,然後一直去收集一些很有個性的鏡頭,從中得到很多樂趣。說實在的,要我說我是否有發揮那些鏡頭到沒那顆鏡頭不行的地步,應該還差很遠。

但是在腳踏車這邊,我卻是另一種的器材偏執:我就是要折疊車能上班用的,然後我就是要拿這個車去爬坡。

一般人不會想騎著 15kg 中的展示車 (還外加一堆置物架,我連車鎖都沒拿下來) 就去挑戰里程碑。但是我就覺得:用這東西我能騎上去才格外的爽!

至於白布鞋和冬天用的保暖手套,那就更不像器材狂會穿的東西了。


記得在 4 月 29 時,我去看 chiropractor ,因為膝蓋痛,懷疑我的 MCL 有拉傷。那時醫生告訴我韌帶都沒事,是我的大腿肌力太弱,造成某條肌肉過度使用所以常常痠痛。他要我當場試著深蹲。

在那一剎那我心中有個無法跨過的障礙,自從 20 年前我膝蓋痛,蹲下去後上不來,我就不敢給膝蓋過度壓力,深蹲這種事是絕對不敢做的。但是當著醫生的面,要是有事,他總能把我修好吧?好那我就蹲一次......

他說:「你看,沒事吧?回去多練習」

我從那天起每天做「一次」深蹲,然後每兩天多加一次。那時很興奮,我的膝蓋能夠回來!但是我很怕再受傷,所以超級仔細的慢慢做,不敢多也不敢偷懶,就兩天加一次,直到某天晚上我覺得運動量不夠,竟然能夠一口氣做 20 次慢慢的深蹲。我決定去挑戰 Royal Oak 北段。然後就是你所看到的,兩週後我決定去挑戰南段。

九週前,我是連深蹲一次都不敢做的肉腳膝蓋。

九週後,我用這身裝備爬上 Royal Oak。

我相信我不是特別的,我能做到的話每個人都能做到。


最後,出發前後我量了體重。這一段爬坡燒掉我 2kg...... 


--


Sunday, June 11, 2023

Royal Oak Ave. 北段首度達成

 可能是打鐵趁熱吧,四天前才用四檔爬 10% 的坡成功,今天就腳癢想去挑戰一個心理關卡。

Royal Oak 一直是一個眾所周知的大坡,但他只是有名,並不是最難的坡。










所以某天我弟說哪天可以去爬爬看,我就有點蠢蠢欲動:就算牽著車上去也不會被笑,幹嘛不試試?





於是就騎著這 15kg 的十年老鐵馬去挑戰了。

比較驚訝的是 Kayin 也被拉來挑戰了,而且他的行頭看起來還蠻有樣子的!





最後,人生第一個叫得出名字的坡,達成!

(然後 Kayin 也完成了,真的是太厲害了!)

Wednesday, June 07, 2023

騎車的小小里程碑

 

2021 年去 BCIT 起就開始挑戰騎腳踏車爬上 Willingdon。當然,腳踏車是不會去騎那一條大馬路的,所以實際上騎的是 Patterson 。 Patterson 從 Moscrop 到 Burke 中間有一段上看 10% 的坡,雖然不過 400m ,但是對於沒練過的肉腳來說,那用牽的比較快。 

記得那時用一檔拚老命騎上去,過了幾週後就開始有辦法調節體力,那個坡甚至可以戴著口罩騎上去。 那時騎車差不多就和現在一模一樣的行頭,對一些人來說這就是一個超外行,以為小折可以爬坡,等著被羞辱的。

   

但我在騎還真的很少被人超車。不是我臭屁,我雖然肉腳新手,但是這輛小折不是。
 Tern Link P9 2013 當年還被評價為車架堅固、非常接近正常單車的剛性,路感很扎實。 9 檔也可以有 30" 的 gear inch;前 53T 後 32T,20吋胎,真的要爬完全是有那個齒比的。 

車重快要 15kg 當然是弱點,但是就當鍛鍊腳力吧,況且 10% 坡也沒有到要計較車重的地步。

上週我決定挑戰用 3 檔 (24T) 爬上去,意料之外一次成功。
然後我試著扛一袋 starbucks 咖啡渣大概 2~3kg 上去,也是成功。

那時就有個念頭:說不定我有一天可以用 4 檔給他上去.....
然後今天就決定給他挑戰下去了.... 前 53T 後 21T....
雖然爬完 10% 後的路段太喘了騎很慢,導致平均速度沒有多快,但是那個不重要啦。 

 



以後這個坡要是有騎士看到個穿牛仔褲的外行騎小折,最好不要試著跟上他。

Saturday, May 07, 2022

Omicron 傳開了。



 台灣已經被 Omicron 攻破,這是事實。
我們能做什麼?最重要的是正確資訊的分享,而不是盲目的行動。


這兩張圖是我珍藏的紀錄,是昨日的溫哥華、今日的台灣。
確診數在兩週內整個炸掉(左下放大圖是溫哥華地區)。
我們當時正高興地計畫聖誕假期,有些地方甚至一天不到 10 人。
我記得不是兩週,而是 10 天後,就變成每天超過 100 人。


口罩令仍然在,一切的防範完全沒有鬆懈。
大家都已經做了兩年了,根本不會沒事就改變東西。
但是這個數字嚇死人了:「我們做錯了什麼!?
我們什麼都沒有做錯,應該說什麼都沒有做。
單純就是 omicron 遠超過戴口罩所能擋的傳染力。

時至此,政府甚至開始修改統計規則,而PCR檢測甚至連排隊都不給排。
在第二張圖之後我就不再存圖留證了,因為數據已經沒有比較性。

總之,這是事實,也是台灣現狀(不過至少台灣沒有修改統計規則)。
接下來發生的事,就是未來要發生在台灣的事。



疫情在大家更加謹慎、但是政策沒有重大改變的情形下,
從衛生習慣最無解、又沒有辦法打疫苗的小學以下族群傳染開。
的確,叫小孩戴口罩上課,或許對那些老師有幫助。
但小孩什麼都亂摸,口罩根本保護不了他們。
(反而是妨礙小孩子學習從人臉辨識情緒)

我開始停止追蹤確診數,轉而注意加護病房數。
畢竟,醫療資源不崩潰的話,過去的紀錄死亡率大概是 0.5%以下。
當初被 Delta 變種擊破而崩潰的國家,死亡率上升到 5%,差十倍。
讓我驚訝的是重症數並沒有炸掉,甚至連漲到兩倍都沒有。

數字會說話 (只要沒被改規則),omicron 的症狀的確弱很多。
這真的是有點僥倖,但是也是我們要做選擇的時候。
「大封城對社會的傷害和 omicron 大傳染,哪個高?」
政策必須要比較成本,不想比較的話去上海住就好了。

當問我要不要得 omicron 時,我也會說不要!
但是問我要不要封城時,我也是說不要。
又不要封、又不要得病,只能靠自己。

政府無能?挖靠,你是在說幫台灣人擋了兩年,被全世界羨慕得要死的這個執政團隊無能?
你搞錯了吧?沒有這個團隊,台灣在 2019 就已經炸掉了。
當年 SARS 怎麼炸的,給國民黨再做一次,照樣炸。
陳時中團隊的防疫決策是世界級的,而且是世界第一的。這已經證明了兩年了。


但是時間已經過兩年了,當年大家能夠忍一忍,把所有的不便都壓制住。
今天你還能砍掉所有的活動和聚會,乖乖躲在家幾個月嗎?
「大家關太久了」就是現在的社會成本。這個成本現在沒有人想付了。
然後開始牽拖政府的政策爛、防疫失敗.... 

我問:「你願意帶頭把自己像 2020 時一樣,關在家兩個月嗎?」
如果大家都願意,那政策當然可以下重手,立刻把 omicron 壓住。
而且台灣絕對能把封城處理的比上海更好。



但你已經不想再關下去了。



我也是。我也走過這一天,所以我才在這寫文章。
比較過代價後,我選擇接受未來某一天我將會得病的事實。
把一些退燒藥、止痛藥準備一下。每天卯起來吃健康的東西,能睡好就睡好。

最後我們果然被傳染了,但是這是自己選的。

Sunday, April 24, 2022

方劍青老師



今天在畫學校的功課,在網路上找了一張照片,就開始畫了。
畫著畫著,心中想起了一個念頭:「我差不多可以拿任何照片就開始畫了吧?」
當然,我的技巧距離學院派出身的那些畫家,還差得很遠。
但是能夠隨便找一張照片就照著畫,也算是小有成就了。

想著想著,就記得當年老師的一句話:「有人問你在哪裡學畫畫,就說是跟香港名畫家方劍青老師學的唷!」

那時並沒有特別記得這個場景,或者當下在畫什麼。

時間快轉了近二十年,我在畫這張圖時,想到說不定可以開班教小朋友畫畫。
也沒有要教出什麼天才,或是說我的技術要多好才有臉開班。
反正,如果有人覺得跟我學還看得過去,那我就教囉。

然後就想到,我的學生要是在學校拿出作品,讓同學老師覺得很驚艷,他會怎麼說呢?
「喔,就我家鄰居一個整天穿紅外套的伯伯教的。」

或是:「我的老師是 Lawrence Chang。」

......


等等,我會讓學生把我的名字拿出去講嗎?
被那些高手聽到豈不是丟臉丟大了?...
「Lawrence 啥?沒聽過。」

當然,我本來就沒啥名氣,被人家說沒聽過,就跟吃飯喝水一樣,沒啥大不了的。


但是我的老師並不是「隔壁一個整天穿紅外套的伯伯」。
我在網路上找過他的資料, 2009 年師母開畫展時的文稿。

「中信中心將於 12 月 8 日至 23 日,舉行一個名為「丹青勵志畫會」何紫玲師生畫展。
畫展將展出何紫玲師生畫作,以水彩畫及素描為主。何紫玲秉承已故畫壇前輩方劍青畢生鑽研繪畫藝術精神,精益求精。

方劍青生前於 1965 年創辦香港南方畫院,中西畫藝造詣極高。他曾師承畫壇前輩余本、陳福善、陳炳元、楊善深等名家。
方劍青的水彩畫作品更素負盛名,蜚聲國際。何紫玲於 1960 年代與方劍青老師相識,共同研習西洋畫。
1969 年起同為已故嶺南派大師楊善深入室弟子,並從游國學、書法大師陳荊鴻多年。

1993 年方、何兩位老師移居溫哥華並授徒。2003 年方劍青因病辭世。」


所以,方老師當年跟我這樣講,就如同我跟我的學生說:「你可以跟別人說是拜師 Lawrence Chang 學畫畫的。」



一時間有點恍然大悟的感覺。






或許,我永遠不會是畫家、大師或小師。
也不會是方劍青老師關門弟子什麼的.....

但是..... 我今天知道.... 老師讓我掛他的名字了。

謝謝老師。




..

Thursday, February 13, 2020

兩歲半了,小孩不挑食的小心得。

我只有一次經驗,所以也不保證靈驗。
但是多數人也就兩次經驗,所以我也算是達成一半
成就吧。

雙寶的食量和食欲都是很棒的,或許有些東西不愛
吃,但大致上親友都認同她們吃的很棒,算是不挑
食。進入兩歲關卡後,心中一直警惕著「挑食期」
要來了,希望不要太嚴重。到現在快要兩歲半了,
似乎還是一樣不挑剔。我想應該可以當作成功了,
就寫個小心得分享。


首先,我的理論中心就是「人餓就不挑」。
肚子非常餓時,你我都一樣,只要能吃都吃,喜不
喜歡不重要。小孩子也是一樣。

要小朋友餓,有兩個方法:
1) 運動量夠,自然餓。
2) 食量大,就餓的快。




小朋友吃正常食物時才六個月,胃不大,運動能力
也差。真的沒有太多招術。但是沒食量不代表沒事
做。這個時間是混泥吃的好機會。因為他們也吃不
出太多味道,所以一個蔬菜泥混入幾個味道重的菜
,對他們來說沒有什麼感覺。

把蘆筍、芹菜、薑、紅蘿蔔這些東西都打成泥,混
入蛋汁去煎,或者煮到任何麵點製品中都可以。總
之就是讓他們在無意識間,嘗到些微的「怪味」。
我甚至會灑胡椒給他們吃。總之,只要是天然食材
的味道,不要管好不好吃,能混就混進去。

小朋友的味覺正在成長,這不是一個平均發展的東
西。他們可能今天吃起來覺得甜,明天反而覺得苦
。因為神經發展有快有慢,味覺判斷也是有強有弱
。你覺得很難吃的東西,他可能根本就沒感覺。就
像孕婦會因內分泌混亂,味覺會常變一樣,小朋友
的內分泌也是在發育,也是會一直變味覺。

所以把各種口感和味覺的東西混雜給他們吃,對他
們的味覺神經來說,是一種刺激,也是一種訓練。
人都喜歡在舒適圈裡,吃東西也是一樣。如果小朋
友的味覺在成長過程中,就不斷的吃香菜,那長大
會討厭香菜才怪。


我不記得在幾歲起,雙寶開始吃正常食物。
但是我很重視他們不要吃的太舒適。
我切的菜一定是忽大忽小,炒的東西一定是有軟有
硬。他們或許喜歡吃紅蘿蔔,但有些就比較硬,味
道比較重。他們要自己面對這些問題。今天或許他
想吃軟的,但是有愛吃的芹菜,而最後一根好粗好
硬。衡量之下他們還是會吃下去,而這就是訓練。
口感和味覺一樣,都不能寵壞。

溫度也是,從小喝奶我就不給他們一樣溫度。
冷一點,喝。熱一點,那就慢慢喝,一樣是喝。
人很容易把事情簡化。微波爐 60 秒溫度剛好,每
次就都按 60 秒。我就不要這樣,我有時候就要按
40 秒,有時候就要 80 秒。每次拿到牛奶,溫度
都不同,他們從小就學會面對溫度高低,長大就對
溫度不挑剔。

今天覺得吃的東西偏簡單,那就灑一大堆胡椒,來
吃一點辣。小孩子吃到辣會唉唉叫,只要告訴他們
「辣辣就喝水」,他們就能適應。Cyan 兩歲跟我
搶韓國泡菜吃,我吃曾拌麵都會被她抽稅。她不怕
吃到辣的東西,她知道隨時可以喝水。

人都一樣,手上有王牌,就不怕冒險。

吃太燙,喝水。吃到辣,喝水。
只要杯子有水,他們就比較有膽子吃沒看過的東西。

辣是一種味覺上的「不喜歡」,他本身不是一個味
道,他是身體訊號,告訴你這個味道不舒服。所以
吃辣也是一種訓練吃「不喜歡」的東西的方式。對
小朋友來說,一切的東西都是未知,就算吃過也可
能不再一樣。所以隨時能壓下「不喜歡」的情緒,
是很重要的訓練。



另外,我煮飯從來不放鹽。小朋友不需要吃鹽。應
該說,小朋友不需要吃好吃的東西。如果放鹽就好
吃,小朋友就愛吃。那小朋友愛吃的是鹽,不是食
物。

不用擔心小朋友吃不夠鹽,會有鈉攝取不足。現代
人飲食,就算你拼命閃鹽都閃不掉,哪有可能會吃
鹽不足?我們吃外食也會分小朋友吃,炸雞他們也
可以吃一塊、漢堡也可以吃一口。我愛吃沙丁魚罐
頭,有時候會煮肉骨茶,沒空會買干炒牛河...
這些外食哪個不是滿滿的鹽?

就算你煮白麵,只有水和麵,你仔細看看乾麵條的
成份,一堆鹽!




另外有個很難理解,但反正就是事實。
雙寶原本很愛吃蔥油餅,非常愛吃!但是某一陣子
開始又不吃。直到某天我把蔥油餅剪成條狀,而不
是 Pizza 狀,她們又突然愛吃。不知為何,那一
陣子只要是條狀的東西,大概都會吃。所以切菜不
要一直切一樣,有時故意切些不常見的方式,說不
定有奇效。最多就是跟原來一樣不吃而已,沒損失。





雙寶有一個一直都愛吃,營養價值又高的東西:
地瓜。

這東西真的是太好用了。如果她們沒胃口,那就算
只吃兩口地瓜,也是有一堆營養和熱量。而且地瓜
對於把食量撐大,有極大幫助。胃口大,餓的快,
餓就是吃的最好動力。

如果可以的話,我建議訓練小朋友愛上吃地瓜。





蛋是雙寶午餐最主要的蛋白質來源。我中午不喜歡
煮肉類,但是又要給足蛋白質,所以我想盡各種辦
法做蛋,煎成鬆軟的蛋餅、煎成有 Q 感但是裡面
攙滿菜泥的蛋,煎成一半 cheese 一半菜的
omelette,到現在用不鏽鋼鍋煎皮脆心軟的蛋。可
以說只要是用煎的,我大概都試過了。雙寶也一如
往常的,會有一陣子不吃,一陣子吃。這就是人的
食欲問題,沒辦法。只能看開一點,小朋友不吃就
自己吃。



曾經為了測試口味,一餐就做了三種蛋餅的做法。
裡面的菜若要弄軟,最簡單的做法就是先用微波爐
熱一次。把菜內的水氣煮沸,菜就熟了一半,這樣
就不怕蛋煎太焦而菜又還沒熟。




說到小朋友不吃,有些人會讓小朋友吃上一餐不吃
的東西。不讓他們挑食,不吃就放冰箱,下一餐再
上,讓他們知道不能逃避。基本上我是支持這個做
法的,有時候我也會讓雙寶吃「續餐」,但是我家
這兩隻多數時候是邊吃邊玩,被我轟下桌去。而不
是一拖再拖的打死不碰。所以就算要續餐,可也真
沒有足夠的食物,還是要補上新的食物。

我想,這就是我從小讓雙寶大吃特吃的好處。她們
的食量真的很大,一歲就吃下七個水餃過。後來不
知為何又不愛吃水餃,但那個食量不是會消失的東
西。他們如果挑食吃太少,沒多久就會餓,所以很
快又會想找東西吃。對她們來說,理解到沒吃東西
的因,會導致肚子餓的果,會比較快吧。

說真的,她們的情緒管理仍然是小朋友等級。所以
肚子餓時的那個情緒,是不是會轉化為了解前因後
果的記憶,我是不確定的。



有些人可能會擔心,胃口養大了,吃成小胖仔怎麼
辦?我是覺得這有點過慮了。

1) 我想大家都寧可面對錢太多不知道怎麼花,也
不要錢太少沒處花的問題。同樣的,比起不吃而營
養不良,我也寧可面對吃太多的問題。等你的小孩
跟同齡相比明顯的肥胖,再來擔心吃太多的問題吧
。都還沒吃肥,擔心這個是杞人憂天了。

2) 食量控制可以用飽足感輕易達成。吃兩顆柳丁
都不會飽的人,可能吃 1/4 顆蘋果就飽了。所以
只要稍微留心食物的飽足感,就能控制吃太多的問
題。而且還有最後一招「喝水」。小朋友一直要吃
某東西(下午點心或飯後水果都可以),就要求他們
吃一口就要喝一口水。很快他們就投降了,而多喝
幾口水從來都不是壞事。



另外還有一個很奇怪的事情,就是雙寶不喜歡吃混
炒一碗的食物。每個食物都分開,一個個吃,她們
都做的不錯。但是若炒成一大碗,她們似乎就會看
到幾個比較不喜歡的食物,然後就覺得整碗都不好
吃。為了讓她們不要「以偏概全」,我都會要求她
們拿到食物時,把碗中所有食物的名字,一個個叫
出來。至少讓她們對碗中有什麼,有個完整的印象
,而不要卡死在那幾個比較不喜歡的菜上面。


這是她們正常午餐的量,她正在一一的唸出名字。
(我不會每次都煮這麼多種類,但是量是有的)


我不會因為這個習慣就減少他們吃大鍋菜的機會。
但是從分菜吃的過程,我也學到一些小招術。比如
說我會先上三種菜,然後把蛋放在他們前面。告訴
他們先吃完菜,就可以吃蛋。總之讓他們看到即時
的回報,他們會比較有動力趕快把「不喜歡但也不
討厭」的東西吃掉。這個小關卡過了之後有更不喜
歡和更誘人的組合出現,直到最後水果和優格的最
終大獎。

我偶爾會這樣上菜,畢竟這樣做需要花費我很多時
間,也對他們獨立進食沒有幫助。但有時候需要他
們吃下某些東西,我會做一下。

最近幾個月我又追加了一條小規定,飯前會給她們
一小杯水,大概是三口的量。一定要喝完才開始吃
東西。小朋友玩太兇都不想喝水,那就在吃飯前設
下喝水關卡。這個喝水關也可以放在下午點心之前
,水喝太多不是好事,但我想九成九的父母只會遇
到水喝太少的問題。




最後,我想分享一個大方向的思考方式。我們大人
覺得很正常不過的食物,對小朋友來說可能完全不
是這樣。比如說蕃茄炒蛋,有幾百種炒法。你會很
無意識的忽視你不喜歡的部份,比如說你愛吃乾炒
版的,眼前這盤的蛋是乾的,但是蕃茄剁太碎,都
炒爛了。無所謂,你知道某些人家的蕃茄炒蛋會這
樣做,你還是會當蕃茄炒蛋吃下去。

但是小朋友會死盯這那些不喜歡的味道,完全忽視
整盤菜仍舊是蕃茄炒蛋。這個例子是舉的比較明顯
,有些時候的問題可能只是菜稍微老一點點、玉米
沒有想像中甜,這種稍微偏離期望值一點點的東西
。成人很習慣這樣子,反正天下沒有兩盤一樣的菜
,只有米其林三星主廚能每次都完美一樣。

訓練小朋友過慮掉這些不完美是很重要的一步。就
如我之前講的,總是要放一些味道重,大小不均勻
的東西。我有時故意把薑切末攙在蛋汁裡,有時候
直接就切絲丟在蛋裡。有時候根本就快要是切片了
,他們吃到薑就哇哇叫。於是我就會問「吃到了怎
麼辦?」她們會立刻知道:「喝水!」

水是好東西

久了之後雙寶吃東西就比別人不挑,因為那些絲微
的不如意都習慣性的過濾掉了,她們開始會比較關
心那些喜歡的東西。


不管小孩現在多大了,故意把菜煮的錯誤百出,都
不是壞事。吃過難吃的東西,才會了解美食。每天
都吃美食的人,哪怕一點不完美,都會搞壞食欲,
而這就是挑食的開始。





就先分享到這,如果我想到更多,會再加上來。

Monday, February 10, 2020

我看到的歷史 (四十三) - 中國文化?中華文化?

首先要解釋一下怎麼[四十二]集不見了。
因為那一篇有夠宏大難寫,所以我沒空會寫不下去。
結果一放就四年..... 還是沒空寫。

那怎麼突然又寫[四十三]了?

因為這篇很容易寫,一個小時就差不多寫完了。


現在是 2020/02/10,時逢武漢肺炎大肆虐時期,北京
上海在昨天封城了。這時候不免就有一堆腦子要很多洞
才寫的出來的文章,企圖幫中共洗白,我甚至看過「
國犧牲了一省而救全世界」這種腦子開八個洞、同時灌
水泥才能寫出來的文章,被刊在 Bloomberg 上。

甚至中國還買通世衛組織,不要把武漢肺炎取跟中國相
關的名字。這讓我想到一個邏輯問題:什麼東西是中國
的,誰說了算?

中國的文化是中國的嗎?

你是說「假車禍」「假牌告贏真牌」「不要扶跌倒者」
是中國文化嗎?的確沒錯呀,這些東西真的是「中國」
到不行,有特色到不行。但是「書法」「茶道」這些
呢?

書法和茶道都是發源於古代中國,但是傳到日本後,
他們也會書法,他們也有茶道。而且到今天你看店面
掛個大燈籠,寫著「拉麵」兩個大字,誰都會說那是
日本文化。磨茶粉喝茶,唐朝人都是這樣喝的,到今
天大家都說那是日本文化。今日的中國人,毛筆不會
拿、茶粉不會沖,數以億計!

你剪頭髮嗎?古云「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
,孝之始也」,成年男子可不能剪髮。中國人被某外
族滅國後,突然這條就可以扔了。而這些「中國文化
」則在朝鮮和琉球又維持了百年,要不是他們也搞西
化,方巾盤頭這個「中國文化」又要改叫「朝鮮文化
」了。


相反的,被華人帶出中土,在異地傳承至今的文化,
算中國文化嗎?

比如說「歌仔戲」,這是緣自漢文化的歌舞藝術,但
這個開始於日治時代,所以嚴格講應該是在日本土地
上長出來的華人文化,跟中國沒關係。叫它中華文化
也很奇怪,因為其他的華人圈並沒有歌仔戲。



但是這都只是個起頭。



這個系列就是要討論一些顛覆課本的知識才夠味。
首先我們都知道古中國文化來自黃河流域。基本上就是
把嵩山當中心,開始往外面劃。在周朝末年,中國文化
往外擴張到一些天然疆界(也就是大山或大河啦)。往邊
界之外的的發展,被視為夷狄之地。而西邊這座山,翻
過去後被稱「秦國」,南邊翻過去叫「楚國」。也就是
說,秦楚文化以古中國的視角去看,都是不折不扣的異
族文化。如果你覺得吃粽子是中華文化,那在屈原時代
可不是中國東西。


簡單的把戰國地圖和真實的地理重疊對比。你會發現從
中原要到秦國,那簡直是翻過重山峻嶺,以秦惠文王
(2300前)時代的中原來說,秦地跟天外一樣遠。



後來中國擴張了,或者說是被西邊這個夷狄幹掉了。他
掌握了中原後,自己說自己代表中國,所以他的文化也
是中國文化。當然,他也吃下了楚國,所以吃粽子也就
變成中國文化。

這下子有了先例(事實上還有更先的),那後面的侵略者
就方便了!「反正誰佔領中原,就可以把自己文化湊進
來一起算嘛!那這樣侵略就不再是國際問題了,變成內
戰了,對吧?」

於是在漢朝時,匈奴就一直想學這招,不過他沒打下中
國。所以匈奴文化就還是外國文化,匈奴就變成其心必
異、雖遠必豬。然後到了三國末期,五胡亂華開始了。
北邊胡人(這時已經不是匈奴了)又開始打中國。這次打
很久,久到大家都結婚生子了還在打,最後是鮮卑和漢
人混血的家族企業打下中國,所以女人胖一點就是美,
就變成中國當代潮流。這個原來是外族的文化也就變成
了唐文化。

是的,外族又打下中國了,把自己的文化湊和一下,原
本不是中國文化的東西,又變成怎麼講都可以了。好久
之後又發現有外族要自稱中國文化了。根據數不清的先
例,不管你原來說不說中國話、寫不寫中國字,只要你
打下中國,你就是中國,你家文化就變成中國文化,中
國永遠「不會被侵略,那都是內戰」。

這次是一些契丹和女真人。契丹不但有漢人朝廷,今天
北京還是他訂下的國家級大都。金章宗甚至瘦金體寫到
你都以為是宋徽宗親筆。但是他們都沒有全滅中國,所
以到今天還是算做侵略中國的非我族類。


這就是金章宗的字



之後蒙古人不會中文,不懂漢文化。不用管那麼多,總
之中國被他打下來了,蒙古文化也是中國文化!蒙古人
就是中國人!

然後女真又來了!真是契而不捨的想要當中國人呀!明
明漢字都不會寫,頭髮還剃光一半.... ,啊他就真的
打下中國了。怎麼辦?既然這樣,女真文化自人是中國
文化,女真人就是中國人....。可是一個中國文化說要
剃頭,一個中國文化說不要剃頭....。那就男的都剃頭
,女的都不用剃吧!反正中國被打下來了,要是不把女
真人當中國人,那中國就滅亡了。中國不可以亡國,中
國文化五千年不可以斷掉

然後更遠的外族又來了!這次是自稱唐文化的繼承人,
莎悠娜啦的日本人!喔,日本人也很精明的,他們也知
道只要把中國打下來,他們就是中國人!

可憐啊~~~~

沒打下來。




到今天你認識的中國文化,是哪一個版本的中國文化
呢?還是叫中華文化?漢文化?今天你認識吃漢堡是
美國文化?哪天會不會是中國文化呢?



Thursday, November 15, 2018

幹麻要講政治?不能只拼經濟?

台美加三處,接連碰上選舉期,我的 FB 一打開就滿滿的選擇新聞。
撇開支持誰或左右傾的那些東西,我常常看到如標題這種話「幹麻要講政治?不能只拼經濟?

說難聽一點,會講出這個,就是大腦太久沒用的徵兆。


1) 要拼經濟,那要先知道什麼賺錢,什麼不賺錢。
做生意最重要的問題是什麼?「」啦!

人事費可以摳,進貨可以拖欠,商品可以 cost-down。稅你一定跑不掉!

稅就是政治!




2) 賺了錢最重要的是什麼?
不是怎麼花,而是怎麼保護這個錢是你的,一直都是你的,直到你花掉為止都是你的。

有這種事?賺了錢不是我的?

「先生,這條路要拓寬,你家要鏟掉一半。沒有補貼」
「靠!我要抗議!」

「先生,上頭給你三分鐘,之後我們就開槍」
「靠靠靠」



喜歡獨裁效率高是嗎?覺得民主很浪費時間是嗎?
等你賺了一輩子錢,買了房子,人家不用講道理就能把你家鏟一半。
你的資產是不是你的?




下次有人說不要講政治,叫他把一半的房子給你。


..

Friday, April 29, 2016

我看到的歷史 (四十一) - 宗教的必經之路:分裂

最近很忙所以這一篇生很~~久。
但是為了不要拖太久,所以先推出一篇比較短篇的。



讀歷史的人,到某一個階段時,都會碰觸到宗教。
沒辦法,因為歷史的關鍵字就是「什麼時間、什麼人、什麼事」。

而「什麼時間」的定時曆法,往往是以太陽月亮為主。
偏偏這兩個星體又被各種宗教當神在拜,
所以光是提到時間就已經是有宗教涵意的詞彙了。
(會讀這些文章的人,應該不用我再說 2016 年是什麼宗教涵意了吧...)

讀中原史還好一點,那是把自己當神在記錄時間。
所以把那些皇帝除神化之後就能很平靜的看歷史。
畢竟,現在已經沒有人在信那個「儒教」了。
(注意,是儒教,不是儒家)



可是看中亞和歐洲史就沒有這樣容易了。
因為這整個通稱為「亞伯拉罕諸教」的宗教,佔全世界過半的人口。
你無法在讀歷史的過程,不被各種角度的看法給激化或左右。


比如說我們之前提到過,多次破壞人類科學進步的天主教。
他們搞出很多不能理喻的酷刑,迫害異教徒。
但你翻開天主教義,人家可沒有叫你用浸豬籠審女巫。
但是執行這些偏激行為的政權,卻都跟教廷關係不錯....
所以你真要說教宗是共犯,並不是沒有依據。


當然你也會想,教宗本人是否能代表整個天主教呢?
畢竟像之前講過的,那位梅蒂奇教宗 Leo X ,腦子裡根本就是賺錢第一呀。
可是你看天主教的教義,教宗是代表上帝和人間溝通的聯絡者。
他有教義的最終解釋權。所以教宗的私德問題,自然要由全天主教共同承擔。

所以有些時候,我們會得到如此結論:宗教還是不要單一個人有最終解釋權比較好



什麼叫做最終解釋權呢?就是「我說了算」的意思。
你是不是女巫,我說了算。
上天要不要赦免你,我說了算。
你做壞事有沒有罪,我說了算。


以現在的主流知識,我們會覺得這種「一人專制」是過氣的爛政治體制。
現在要講民主,所以就應該改成....

你是不是女巫,大家說了算。
上天要不要赦免你,大家說了算。
你做壞事有沒有罪,大家說了算。


你開始聞到什麼不太對的氣息沒有?
怎麼這好像又叫做「民粹」或「多數暴力」......



接下來就讓我來講兩個宗教面對這個問題時,發生的故事。


最早呢,天主教就是由精英團體掌握宗教的。

在耶穌升天之後,各地的信教者都漸漸的組織成教團。
而教團的領導人聚集在一起又產稱更大的領導團。
領導團最後選出一人就成了教宗。這是很自然形成的演變。

但是當人民開始識字之後,就會發現很多教團的所做為,跟聖經完全不相干。
在那之前,沒有一般人讀過聖經,所以當然是地方教會怎麼說,大家就怎麼信
聖經在天主教中是以拉丁文著寫的,所以就算你識字,也不能只懂你自己國家的文字。
你必須是看的懂這個普遍不再使用的「古文」,才能發覺整個教會的腐敗。


所以馬丁路德對 Leo X 宣戰開始,他把聖經翻譯成德文,還用最新的技術「印刷機」大量印製。
這比起早年只能一本一本的手抄,實在是傳遞的太快了。
快到遠在羅馬的教皇還來不及派兵來搞文字獄,德文聖經就已經人手一本了。
於是之後又出現了英文聖經、法文聖經.... 等等。
整個中西歐的地方人民,全部就大騷動了!


於是人民都不約而同的興起了新的教義:「從現在起,我透過聖經來指導我的信仰生活,而不是教宗!
也就是說,把「」的因素抽離,以「」的方式來執行。
這個思考方式也就導致了許多新教的出現,而最大的教派就是現在我們稱的基督教


當然,有很多人會指出:
所以,從這天起的聖經就是絕對的解釋者了。
但是我怎麼知道,最當初寫聖經的時候,就是照耶穌所講的寫呢?
畢竟當初的教皇,是有權自己關起門來,愛怎麼刪就怎麼改這本書呀。

很可惜,這部份就只能靠你自己自由心證了。



這兩個以人為中心以書為中心的教派,還真正拿出刀槍來大戰過。
最主要的就是現在稱為「三十年戰爭」這個把中西歐洲幾乎打回石器時代的戰爭。
喔,不是你想的那種很古老時代的宗教戰爭喔!
這可是大航海時代發生的事了,拿真的大砲在打的戰爭喔!

之後的結果就是荷蘭獨立成功,而花下重本,想要死握權力的天主教陣營全面戰敗。

多重的成本呢?之前不是說西班牙挖到兩座銀山,專打「銀彈攻勢」嗎?
這場戰爭把西班牙打到破產四次

你看的沒錯!是正在挖銀山時,邊挖邊打,還能打到破產
可見人民真的是受夠你的氣了。
天主教陣營把比當時全世界的貨幣多好幾倍的錢砸下去,還是照樣被打趴。




現在把故事轉到中亞的伊斯蘭教。

當初剛創立時,也是和天主教一樣,是由一個人發起的。
然後信徒就開始追隨他,他也就自居為上帝和人間的中間人、傳話人。
他和耶穌一樣,在創教的過程都被當權集團追殺攻擊,但是他比較幸運,
他本身就是生於一個有實力的地方氏族,所以創教初期是有靠山罩的。

然後他建立了政府、掌握軍隊、以宣傳教義為由發動戰爭。
死了之後這個地位就由他的親戚繼承。

但是傳了幾代之後,原本阿拉伯世界的那些舊勢力、其他世家大族,就看不下去了:他們要奪權。
這時候以倭瑪亞家族為首的財團大家,就聯手發動戰爭奪權。

這個故事到這裡,看起來還挺眼熟的。
教義解釋權由中央集權且世襲的體系,被地方起義推翻。

但這次的爭權,出發點有很大不同。這並非由民間力量自主發起的,
而是更大的世俗權力集團要插手宗教界的大餅
因為事情發生才離穆罕默德過世不久,且穆罕默德家族跟古波斯王氏聯姻,
再加倭瑪亞集團是透過暗殺這些不光明正大的動作奪權,
所以這個中央集權的宗教派系並不是沒有強力支持者。



兩邊大戰打到後來都沒有完全分出勝負,整個伊斯蘭教就變成雙頭馬車,
分成今天所看到的什葉派遜尼派

代表世家大族的遜尼派在倭瑪亞時代之後,派係大權又掉入另一大軍商大族手裡:奧斯曼
也就是突厥人的土耳其帝國。然後土耳其帝國在一戰和二戰被打趴之後,
新掘起的財團家族又成為新的遜尼派領袖,這個家族就是現在很有名的「紹德」家族。

你要是沒聽過「紹德」,那也不是問題。
因為那是翻譯.... 英文拼為 Saud....
中文還可以唸成「沙特」或是「沙烏地」,也就是那個石油挖不完的「沙烏地阿拉伯」。


另外,中央集權派也沒有消失,他們在多次戰爭中互有勝負,
但最大的成就在於「間接」救了歐洲各國,讓他們有力氣自己關門打「三十年戰爭」。


事情是這樣的,前面不是說奧斯曼土耳其跟馬爾他騎士團在地中海打的很兇嗎?
土耳其還派兵從陸路跑去打維也納,把維也納人都嚇傻了,根本就準備見上帝去了。

但是他們只小輸了第一戰,就徹退了。
因為東邊掘起了更強大的敵人:薩法維帝國

這個薩法維帝國也不是什麼憑空出現的國家。
說穿了就是伊斯蘭教的中央集權派(什葉派)和波斯合體後,
出了一個中興賢主,把整個波斯人集合起來。
趁遜尼派的奧斯曼土耳其跑去打歐洲的時候,在波斯這個地方坐大。

對奧斯曼土耳其的蘇丹來說,自己同時位居伊斯蘭世界的政治經濟宗教領袖位置,
是無比重要的事。跑去歐洲打傳教戰爭,算是無傷大雅的錦上添花。
但是有人從伊斯蘭世界這邊掘起,挑戰自己的絕對老大位置,是萬不可容忍的。
所以歐洲就不打了,趕快派軍往東去揍薩法維帝國是也!


但是奧斯曼家族打薩法維家族,就變成了同教中人互鬥的內戰。
比起一致對外的打歐洲,民心上就不甘不願的,所以怎麼打也沒有辦法打出結果。

薩法維帝國之後也換人當家了,帝國也是換了幾次名字,不過今天就叫做伊朗



沒錯,伊朗就是什業派的老大,就是最早伊斯蘭教分成兩邊火拼時,那個中央集權派。
在伊朗的伊斯蘭教領導人,到今天為止,血緣還能上追到穆罕默德本人和波斯王室。

那就如信上帝這邊,分成要透過教宗,還是人民自己透過聖經就能和上帝溝通一樣,
信阿拉的那邊,也是分成要透過穆罕默德家族,或是自己透過古蘭經的兩派。

直到今天,你也無法說誰比較對。

但是兩個宗教都有一個共同點。
就是信「書」的那一邊信徒較多,佔的領域也較大。
基督教比天主教,遜尼派比什葉派。

你或許會納悶,為什麼過了這麼久,還有這麼多人在信「人」呢?
大家都知道「人」是靠不住的....



你就想成民主對抗中央集權兩種政治體系吧。
民主雖然是主流,但是整體效率真的較低。
中央集權雖然被壓著打,但是只要出一個夠長命的明主賢君,國家在三十年內就會有飛躍式的進步。剛講過的薩法維王朝就是一例。
(然後出個暴君又可能立刻後退三十年)



這篇就先鋪陳到這裡吧。


我所看到的歷史﹝四十三﹞


,,

Monday, March 28, 2016

你知道多少「廢死」?

台灣每次出現隨機殺人的社會事件,就會有人卯起來申張死刑不可廢。
但是你可能完全忽視了一件事,或者你被媒體給刻意誤導了。
(或者台灣的廢死聯盟事實上和救國團一樣等級)


讓我講一段廢話。

殺人償命、以牙還牙是人類社會最古老的社會默契、法則。
因為簡單易懂、且警告壞人有其效率。
但是這是一個文明程度不夠時,所訂下來的「社會習俗」。
當你文明程度到某一程度時,你是否可以檢討一下「這習俗還合不合用」?

你還在跳祈雨舞嗎?祭河神嗎?



那再來就回到正題


你為什麼會自行認定,廢除死刑是在減輕刑罰呢?

因為... 無期徒刑比死刑輕呀,而且只要命還在,過幾十年還能假釋。



如果你這樣想,我只能說:「不論什麼事,在發表意見之前,先閉嘴、多研究一下吧。

我敢保證,如果我叫你立刻想出十種讓人生不如死」的刑罰,你立刻可以講的出來。
那麼,想出五種讓人生不如死,但是對社會有好處」的處罰方式呢?


如果你想不出來,那你太久沒動大腦了。
給你打折到五種都想不出來,真的不是我嘴賤亂罵人。



最後,「讓你生不如死、對社會有好處、不違反基本人權」的處罰方式。

想出一種來。




我就不信,你動這麼久的大腦,會想不出比一槍把他斃了,更划算的事。


這樣還要死刑幹麻?





最後讓我不客氣的講一件事。
所謂的「正義」,在歷史長河之中,跟「多數暴力」差不了多少。



..

Thursday, March 10, 2016

我看到的歷史 (四十) - 貴族與平民

一直在想第四十篇要寫個什麼比較大的主題,但是又想不出來。所以就放到了現在。


這次就算是第四十篇的 bonus 我來寫一個不算翻案,但是也算顛覆的故事:
兩千年來世家大族和平民群體爭權的演義。



教育普及之前的時代,一個社會群體會分成兩個部份:「世家大族」和「普通百姓」。
這樣講好像很學術化,不好懂。不過簡單講就是「有錢」和「沒錢」。

這兩個群體都有很強的「世襲性」,這詞也是很學術化,
但簡單講就是有錢的一直有錢沒錢的一直沒錢

世界各國的歷史都一直有這個現象。



中原在宋朝之前,基本上所有的朝代都是一群世家大族在交換政權
春秋戰國時,到處都是世家大族。
甚至還有超越國家層次的「戰國四君子」、動員能力比一個小國還強的大財團。

是的,戰國四君子雖然看起來就是四個很有錢的人,
但我們從現代的眼光來看,這種有錢到能與國匹敵的事情,
絕對不可能是單憑一人之力,就能撐的起的。
我認為他們比較是董事長兼 CEO ,但背後一樣有一整個團隊在運作。


西方社會也一樣,你看到的那些某某某國王征服什麼地方,
那就不過是一個大集團衝進別人城堡,把人痛扁一頓,換人當國王而已。
這個國王做了什麼錯事、或是另個國王做了什麼對事,
導致了這次的政權輪替,那跟普通百姓基本上都沒啥關係

對啦,有時候會說某某某吸人血跟惡魔簽約等等等。
但那都是藉口。新集團上任後幹一樣的事,繼續照表操課。

「啊反正出錢出力幫你們打跑吸血鬼伯爵的是我呀
又不是你們這些賤民,那自然是不用搞什麼改革。
反正之前你們被抓去吸血,也沒反抗,對吧?
要不然現在住城堡的,怎麼不是反抗的人民呢?」



當然,我們常讀到很多平民掘起、對整個世族集團搞革命的事。
不太成功的像我們知道的三國時代黃巾之亂....
最後被權貴階級用軍隊打下去。
(三國初諸名將皆有討伐過黃巾)
成功的像朱元璋帶人造反打跑元朝,和之後自己的明朝被李自成打下...

西方也有農民起義逼國王簽大憲章的成功案例。



可是到二十世紀為止,只有幾個地方真正的把世家大族把權這個現象連根拔起過。
這個現象,事實上並不難發現。但我們一般人讀的歷史太瑣碎,
所以對這種以百年為單位在變化的東西,通常不會談。
(有點像之前講過的那個全球溫度,之後我們還會再聊一個,疾病)


如前所說,一開始都是世族天下。
世家大族輪流掌權,總會遇到幾次會有人坐上王位,但權力卻被架空的時候。
這種時候有些人就選擇逃避。比如說明朝那幾個躲起來不上朝的皇帝。
有些人就拿人民出氣,那當然就會變成史上有名的那些暴君。

別以為暴君都是掌實權的,有很多時候是因為世家大族覺得,
只要你不動我的錢和權,那些賤民隨便你糟蹋。
當皇帝啥都不能幹,只能打路人出氣,他也就只能把這個變成他的「專業」。

但有些很有手段很有想法的人,就會從制度上搞手腳,
引入新的勢力來跟舊勢力打,那自己就可以有魚翁之利。

秦時為了得到有實力的「王權」而不被宮內派系把持,
(秦到贏政時期都還有外戚爭權,更別說芈月這些時代)
用了商鞅的辦法,引入「軍功」制度。
(拿敵頭換官位,以敵首得官級,故又稱首級。不問出身一律受理)
所以幾年下來,軍隊中的百夫長、千夫長,都是白手起家的殺人王
這些人不懂得算錢、套官系、玩權術,就是會殺人。
他們唯一效忠的是這套出人頭地的制度。

原本高階軍將都是紈絝子弟,靠家族實力拿差養兵的。
現在有一大堆跟這些人價值觀不相同、之前還被你歧視的賤民,
跟你帶一樣多的兵、上一樣的朝、領一樣的錢。
你拉攏不了他,他不會成為你的派系,你甚至還可能奴隸過他。
他們都是國王養的,跟其他軍團要靠財團養不一樣。

國王哪來的錢幫他養軍隊?
很簡單,放任你自己去跟敵國搶就可以了。搶完再回來跟王分帳。
(聽起來有沒有很像英國以前縱容海盜打劫的劇本?)

所以秦國國王建立起一支只對自己效忠的軍隊。
滅六國後在追殺世家大族時,簡直是六親不認,無從關說。


到了隋朝,隋楊帝很不喜歡王權被關隴集團把持,
所以也引進了第三勢力,而跟秦朝不同的是,秦以軍功培植勢力,隋以文功培植。
因為隋已經統一了,沒軍功體制可以玩。
所以隋楊帝創立了科舉制度,要用天下才智來在官場上取得派系多數
(你以為科舉制度會開始,是什麼為天下蒼生著想的慈善活動嗎?官方課本少讀啦....)
狀況就如秦朝一樣重演。原本被你勞役的賤民,
十年寒窗讀出頭了,在朝中變成天子派系。
人數漸漸多了之後,就可以跟世家大族對抗了。


這個制度後來並沒有完全執行,因為楊廣計劃還沒成功,
關攏集團就已經派出另一個代表來取代他,也就是李淵,取代後改號為唐。

但是到了武則天時,她又把科舉完善起來了,卯起來搞的很好。
為什麼?因為她要對抗李家的整個權貴集團呀!
武曌本人什麼地位出身?哪裡來的家族勢力呀?
翻舊帳找解決方案,還不用翻很遠,李家族譜裡的旁支有一支叫啥的?楊廣?
他這招科舉不錯,拿來用用!




中亞的土耳其帝國也有一樣的故事。
奧斯曼先生建立了土耳其帝國之後,發現權力好像不太紮實。
於是就設計出一套麻雀變鳳凰的養成班,叫德夫希爾梅(Devşirme)....
好記一點叫做血稅(blood tax),就是去強拉民夫、每村拉一個啦。
而且還不是河神娶妻那樣抽籤,是挑個身強體狀頭腦又好的奴隸小孩,強行帶走。

帶去幹嗎?教你最先進的天文地理數學醫藥火槍鐵砲.....
國王出錢栽培你!栽培完去做大官!
哇靠,這簡直是太神奇了!這樣下來,只要是正常人,哪有不打死效忠國王的?

所以土耳其蘇丹的親衛隊,不只是效忠到死忠的地步,
而且能文能武,每個都是精英中的精英。
搞到後來要去村裡拉民伕時,各家爭先恐後的賄賂官員,也要把小孩送出去。



歐洲那邊呢?很奇怪的,歐洲並沒有這樣的例子。
因為歐洲並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中央極權體制

只有在中央極權的前題下,才會發生國王想要引入外在勢力,
打倒舊勢力的情形。如果沒有中央集權,大家都差不多地位,
很有可能就變成互揍或是互相都不敢揍的場景。
(你們兩個往死裡揍,那我就在旁邊等著吞你....)
這時候沒有人會去管平民,大家就是卯足全力玩宮鬥劇。


而且歐洲很多國土都是嫁來娶去的,每一個國王都是「分封」國土給下面的領主和貴族,
不需要管權力架空、有名無實這件事。
因為他們真的是有契約,承諾我就是擁有這塊地的一切權力。
在契約之前誰都不要廢話,要吵就去教宗那邊吵。
也可能因為有天主教廷這個跨國仲裁機構,所以名份等於權力就無可折扣。

不過也因為契約,所以有的大憲章這種平民奪權成功的例子。



到此為止我們簡單的講了幾個世家大族間大亂鬥,導致平民也入局下兩手的例子。
但是當平民不只下幾手,甚至翻桌重新開局的情形,也是有的。

在歐洲最有名的例子就是拿破崙
他完全沒有任何攀的上的血緣,但他不只打趴所有的貴族集團,
連仲裁法廷的天主教廷和其下的騎士團都俯首稱臣。

但是他最後也是敗在整個貴族集團的聯手之下。
原本都是我們在玩棋,怎麼會輪到他坐莊?大家先把舊仇放一邊,面子重要!

事實上拿破崙的掘起也正好是啟蒙時代引發的。
如果沒有啟蒙時代引發平民有政治慾,那拿破崙只是下一個聖女貞德。
被消費到國難結束後就當裝飾扔一邊了。



東方這邊在這一點也一樣。唐朝在武則天用科舉廣開民智之後,人民有了自我的政治思想。
加上地方權力過大,很快就變成了四處有軍師、處處會打仗的局面。
然後這個掛名唐朝、但是天下早就亂成一團的「春秋戰國 2.0」,
就花了一百年,整個把自己內耗乾淨。

和歐洲不同的是,這次沒有鄰國世族用大軍壓境,把舊世族重新扶正了。
遼、金、西夏對中原的世族復辟都沒有血緣情感,但前一次復辟是有成功的

中國自秦一統天下,把士族勢力都剷光後,
因為項羽伐秦成功,他很喜歡春秋戰國之前那種世族統治世代,
所以就像春秋有霸王一樣,奉楚王為天子,自己稱霸王
又很快的把殘存的王公貴族分封回舊地(當然還有些軍功者也分到地,如劉邦分漢中)
整個已經被秦給打飛的貴族集團復辟成功


之後劉邦建立的漢朝根本就是世家大族的世界,
不然你也不會看到河北袁家永遠當不完的官,還什麼四世三公的。
平民餓到沒飯吃,起來攪黃巾起義時,就是世族集兵在鎮壓。
到五胡亂華把整個中原打殘後,最後由世族權貴組成的關隴集團重新建立秩序。
此時平民的民智未開,並沒有在這波世族洗牌中站穩腳步。


但入隋唐之後,原本都被殺光的世家大族因為藩鎮制度,
把權力大量分發給地方,結果重新出現新的世家大族體系。
然後就如上所述,士族和平民皆受教育的制度引響之下,
政權由世家大族交換世襲的光景不在。


自宋起,誰有本事誰就打下天下,誰就中央集權。
由中央的政策決定地方誰拿到支配權。
再無永遠的豪門,也沒有交換的支配。
只有不斷的搶最高點的天子龍椅而已。



歐洲的世族讓權事實上比你我想像的都晚。
雖然有啟蒙運動,有美國獨立,有大憲章,有大航海時代....
但是整個世族集團仍然勞勞掌握所有的政治經濟版塊。

直到一件事導致世族間全面分化成兩派,然後死揍四年後,把歐洲都打成廢墟。
這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沒錯,二十世紀才發生而已。
這次大戰把人民都打怕了。


但緊接而來的「拿破崙 2.0」,第二次平民橫掃全歐洲貴族就發生了,也就是希特勒
希特勒本人是很吃貴族這套的,他很想把自己搞成歐洲貴族遊戲圈中的一個。
但是在一戰時,為了打土耳其,英法在中東煽起民族主義,
那部份已經沒有貴族勢力可言了(你看伊拉克革命連穆罕默德的子孫都能殺)

歐洲這邊的貴族勢力隨著美國的進場,整個都變成財團時代了。
真正還有貴族派系的反而是德國那邊。
希特勒不是貴族,但戈林是貴族。很多德軍高級將官,都是世世代代的普魯士軍爵世家。
希特勒愛搞人種優越這理論,所以他就很吃這套,德國貴族都不會虧待。
但這一切隨著戰敗,當然這些最高階的軍官就全都被抓上法廷審判了。

事實上很多德國貴族在二戰中是不屑希特勒的,
除了自視甚高看不起平民血統的人外,他們對屠殺弱小這件事也覺得很丟臉
許多德國將官在投降後被審判,都沒發現有什麼反人類醜形。
但這些人就算無罪放走,在東西德分裂被統治之下,也是被拔走一切特權,
一切從勞工重新做起。所以現在德國或許還有貴族,但也只剩些名字而已。

到此為止,貴族攏斷統治,在全世界才算是結束。




這次講的算是比較倉促也比較需要一點底子了。
不過拿來擺在第四十篇,算是份量比較夠一點吧。



我看到的歷史 (四十一)


若要從頭看起:我看到的歷史 (一)




..

Blog Archive

MP3 player

1945 (現在不會 autoplay 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