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就決定要挑戰 Elfin Lake ,只是沒想到竟然是今年第一騎,就是這個魔王關卡。
事實上,我也做了很多準備。撇開裝備上的心思不談,我很清楚需要跟這台戰車磨合一下。
所以我一口氣騎了四週上下班,而且希望要做到有一週連續五天,每一個爬坡都超過 200W 。
這是騎著登山輪胎,除了正常上下班公事用品額外載重 2kg ,每天要爬 100m。
雖然我成功達到目標,但我的膝蓋也在第四週最後一天終於投降了。
為了保護膝蓋我之後都回到 Revolt 上,結果好死不死又在十天之前閃到腰。
總之這一切來到這一天,我還是決定上去挑戰了。
我們選擇從 Canadian Tire 停車場出發,比從登山道出口的停車場更遠兩個小時。
等於是要先爬完一座 Seymour 才開始接下去主菜。沒錯,這道大餐是我們騎過爬最高的還要再追加 500m 以上,而且追加的部分是超爛超陡的碎石路。
這個是一開始的路,老實說這一段可能是最需要 肥胎的部分。有些部分我甚至站起來踩就會空轉。肥胎提供足夠的接觸面來傳遞推力。如果換 50mm Gravel Tire 大概會常常空轉。
騎到停車場了,老實說這已經算是血條用掉一半。我也開始喝第二瓶水了。
入山後的路況一整個大翻轉,變成這麼死硬的等級。看右邊的土地可以參考有多陡。
這種路就算是 8% 都比平路的 12% 難騎。要閃大石頭和隨時規劃前進動線。
有些石頭閃不掉就只好吸一口氣,用力把他騎過去。這些坡都是動不動就 15% 的。
而且可能才剛到坡頂,一轉彎五公尺內馬上下一個。
有些時候真的是要喘氣了,不得不休息。有些時候是踩不動而轉倒,只好推到坡頂再上車。
中繼站是這個瀑布。新買的濾水瓶效果令人驚豔的好!
到了山脊線了。原本以為之後就是緩上緩下的輕鬆賞美景。
沒想到這裡面還隱藏了超過 200m 的追加爬升高度才能到湖邊。
又麒說中間這一個最高點的風景,事實上比 Elfin Lake 本身還讚。
因為我到這邊已經沒力了,所以我一直在推車。
又麒逮到很多機會幫我照相。
沒力的原因說來很蠢:食物熱量帶不夠。
我用 AI 查了一下我們這種路到底該帶多少熱量的食物。結果 AI 說我們這個爬升和時間要吃2500~4000 卡.... 我就直接把這個路當作極端路況了,所以以4000卡算。結果我大概只準備了 750卡..... (四條 bar 兩條 gel 半個藍莓杯子蛋糕)
也就是說我們在瀑布那邊早就已經沒膏了。
但不管怎麼說,都到這裡了一定要給他拚到終點為止。
這一張照片,證明了很多事。
兩年前我不知道什麼叫騎車。反正就拚拚看能騎 SFU 到什麼地步。
照片翻幾頁看一看我已經在 Elfin Lake 山頂了。
真的很慶幸我的身體到這個時候還能有這樣的健康。這個是此次旅程的紀錄。Strava 一如往常地在重要的時候會出包。
今年還沒完。下次應該是挑戰 Florence Lake 三角點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