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mmy :「你有聽過
Rothschild 嗎?」
我:「啥? Rose-child?」
Jimmy:「不是,是世界上最有錢的家族,超低調,很少人聽過。」
我:「有這種東西?啊最有錢的集團不是那些 Citi 和 Morgan 上面的那些混蛋嗎?」
(我說混蛋是真的混蛋,去讀一下宏觀經濟就大概知道是什麼意思)
過一年。
我:「上班閒閒去讀讀 Rothschild 歷史。」
Tracy:「蛤?」
我:「(哇哈哈,我就知道)哇咧,竟然沒聽過~~」
不過我想大多數人也真的沒聽過,所以來寫寫這篇。
Rothschild 是猶太人,發跡於 1744 年的德國。有五個小孩,這位老人家在三百年前就有想過一個計劃,
他把
五個小孩分別送到
五個歐洲的大城市去做金融業:
Frankfurt, Vienna, London, Naples, Paris。
然後錢只在自己家人之間流通.....
不過最有名的應該是送去 London 的那個 Nathan。
之後的故事我就引用別人寫的精彩故事的片段:「
歐洲唯一的強權-Rothschild家族」
===============
南森(Nathan)是老 Rothschild 的老三,也是五兄弟中最具膽識的一個。1798 年被父親從法蘭克福派到英國開拓 Rothschild 家族的銀行業務。南森是一個城府極深行事果決的銀行家,從沒有人真正瞭解他的內心世界。憑著他驚人的金融天賦和神鬼莫測的手段,到1815 年,他已成為倫敦首屈一指的銀行寡頭。他的大哥 Amschel 在法蘭克福打理 Rothschild 家族銀行的大本營(M. A. Rothschild and Sons),他的二哥 Saloman 在奧地利的維也納建立了家族的另一分支銀行(S. M.Rothschild and Sons),他的四弟 Calmann在義大利的那不勒斯建立了另一個銀行,他的五弟 Jakob 在法國巴黎的銀行(Messieus de Rothschild Freres)。 Rothschild 家族所構成的銀行體系是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銀行集團。此時五兄弟正密切地注視著
1815 年的歐洲戰況。
這是一場關係著歐洲大陸命運和前途的重要戰爭。
如果拿破崙取得了最終勝利,法國將不容置疑地成為歐洲大陸的主人。
如果威靈頓勳爵打垮了法軍,那英國將主導歐洲的大國均勢。
早在戰前, Rothschild 家族就非常具有遠見地建立了自己的戰略情報收集和快遞系統。他們成立了數量龐大的秘密代理人機制,這些類似戰略情報間諜的人被稱為“孩子們”。這些人被派駐歐洲所有的首都、各大城市、重要的交易中心和商業中心,各種商業、政治和其它情報在倫敦、巴黎、法蘭克福、維也納和那不勒斯之間往來穿梭。這個情報系統的效率、速度和準確度都達到令人歎為觀止的程度,遠遠超過了任何官方資訊網路的速度,其他商業競爭對手更是難以望其項背。
這一切使得 Rothschild 銀行在幾乎所有的國際競爭中處於明顯的優勢。
「 Rothschild 銀行的馬車賓士在(歐洲各地)的公路上, Rothschild 銀行的船穿梭於海峽之間, Rothschild 銀行的間諜們遍佈(歐洲的)城市街道,他們揣著大量現金、債券、信件和消息,他們最新的獨家消息在股票市場和商品市場中被迅速地傳播著。但所有的消息都沒有滑鐵盧戰役的結果更為寶貴。」
1815 年6 月18 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近郊展開的滑鐵盧戰役,不僅是拿破崙和威靈頓兩支大軍之間的生死決鬥,也是成千上萬投資者的巨大賭博,贏家將獲得空前的財富,輸家將損失慘重。倫敦股票交易市場的空氣緊張到了極點,所有的人都在焦急地等待了滑鐵盧戰役的最終結果。如果英國敗了,英國的公債(Consols)的價格將跌進深淵;如果英國勝了,英國公債將沖上雲霄。
正當兩支狹路相逢的大軍進行著殊死戰鬥時, Rothschild 的間諜們也在緊張地在兩邊的內部收集著盡可能準確的各種戰況進展的情報。更多的間諜們隨時負責把最新戰況轉送到離戰場最近的 Rothschild 情報中轉站。到傍晚時分,拿破崙的敗局已定,一個名叫羅斯伍茲(othworth)的 Rothschild 快信傳遞員親眼目睹了戰況,他
立刻騎快馬奔向布魯塞爾,然後轉往奧斯坦德(Ostende)港。當羅斯伍茲跳上了一艘具有特別通行證的 Rothschild 快船時,已經是深夜時分。這時英吉利海峽風急浪高,在付了2000 法郎的費用之後,終於找到了一個水手
連夜幫他渡過了海峽。當他於6 月19 日清晨到達英國福克斯頓(Folkstone)的岸邊時,Nathan Rothschild 親自等候在那裡。Nathan 快速打開信封,流覽了戰報標題,然後策馬直奔倫敦的股票交易所。
當南森快步進入股票交易所時,正在等待戰報的焦急和激動的人群立刻安靜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注視著南森那張毫無表情莫測高深的臉。這時的南森放慢了腳步,走到自己的被稱為“ Rothschild 支柱”的寶座上。此時他的臉上的肌肉仿佛像是石雕一般沒有絲毫情緒浮動。這時的交易大廳已經完全沒有了往日的喧囂,每一個人都把自己的富貴榮辱寄託在南森的眼神上。稍事片刻,南森沖著環伺在身邊的 Rothschild 家族的交易員們遞了一個深邃的眼色,大家立即一聲不響地沖向交易台,開始拋售英國公債。大廳裡立時就引起了一陣騷動,有些人開始交頭接耳,更多的人仍然不知所措地站在原地。這時,相當於數十萬美元的英國公債被猛然拋向市場,公債價格開始下滑,然後更大的拋單像海潮一般一波比一波猛烈,公債的價格開始崩潰。
這時的南森依然毫無表情地靠在他的寶座上。交易大廳裡終於有人發出驚叫「Rothschild 知道了!」「 Rothschild 知道了!」「威靈頓戰敗了!」。所有的人立刻像觸電一般醒過味來,拋售終於變成了恐慌。人在猛然失去理智的時候,跟隨別人的行為成了一種自我強制性行為。每個人都想立刻拋掉手中的已經毫無價值的英國公債,盡可能地留住一些殘餘不多的財富。經過幾個小時的狂拋,
英國公債已成為一片垃圾,票面價值僅剩下 5%。
此時的南森像一開始一樣,仍然是漠然地看著這一切。他以一種不是經過長期訓練絕不可能讀懂的眼神輕微地閃動了一下,但這次的信號卻完全不同。他身邊的眾多交易員立即撲向各自的交易台,開始買進市場上能見到的每一張英國公債。
6 月21 日晚11 點,威靈頓勳爵的信使亨利.波西(HenryPercy)終於到達了倫敦,消息是拿破崙大軍在8 個小時的苦戰後被徹底打敗了,損失了三分之一的士兵,法國完了!
這個消息比南森的情報晚了整整一天!而南森在這
一天之內,狂賺了20 倍的金錢,超過拿破崙和威靈頓幾十年戰爭中所得到的財富的總和!
滑鐵盧一戰使南森一舉成為英國最大的債權人,從而主導了英國今後的公債發行,
英格蘭銀行被南森所控制。英國的公債就是未來稅收的憑證,英國人民向繳納的各種稅賦的義務變成了 Rothschild 銀行向全民變相徵稅。英國財政支出是靠發行公債來籌集,換句話說,英國因為沒有貨幣發行權而必須向私人銀行借錢花,而且要支付 8% 左右的利息,所有本息都是以金幣結算。當南森手裡攥著具有壓倒優勢的英國公債數量的時候,他實際上就決定著公債的價格,左右著整個英國的貨幣供應量,
英國的經濟命脈被緊緊地捏在了 Rothschild 家族的手中。
==================
當然這段故事加油添醋的寫了一翻,不過基本上你大概也知道發生什麼事了。
從此之後 Rothschild 家族開始快速的翻倍,到 1950 年時, Rothschild 的資產大概是全世界的一半。
他們一貫的絕招:「
手上持有巨量資金,掌握巨大的情報訊息,在必要的時刻快速進場,整盤端走。」
你有錢不一定有他們那麼多的情報,所以當前陣子白銀暴跌時,你大概來不及跑,也不知道要不要跑。
但是 Rothschild 他們大概順水推舟,將計就計。 Soros 撈一筆,他也順便牽頭羊當加菜金。
但是 Rothschild 現在有多少錢呢?
這就要看兩次世界大戰了。因為這兩次大戰,把很多歐洲的資產都摧毀了。而納粹德國更是直接屠殺猶太人, Rothschild 家族
中也有人因此喪命。打完二戰後,東歐被共產國家接管,更是不用指望把錢拿回來了。
可是之前在全世界紮下的根,並不是這麼容易就消失的。直到 2004 年 Rothschild 宣佈不再控制黃金價格為止,
黃金值多少錢是他們訂的。這樣你覺得他們有不有錢呢?說的更明白一點(或許更迷糊),當他們掌握了「貨幣」的定價權時,
你要怎麼結算他們有多少錢?用美金?美金他說跌就跌。用黃金?黃金也是他說跌就跌。總之
Rothschild 資產基本上無法以數字計算。
順便節錄友站一篇文章:「
真正的世界首富----羅斯柴爾德金融帝國」
羅斯柴爾德家族與人類的四次戰爭
第一時期:西歐金融財團在歷史中第一次展露頭角是在法國大革命前後。法國大革命中逃到英國的法國貴族中,包括印刷發行法郎紙幣和法國國債的主要負責人和設計者。為了對革命政府和督政府報複,也為瞭解決己方經濟上的窘迫,他們開始大量印刷虛假法郎紙幣和法國國債到法國套購物資,這一經濟過程持續了了大約 15年,給法國經濟和社會秩序沉重的打擊(
加註:這就是宏觀裡面講到的那位 John Law 了)。拿皇帝上臺後,為了反向打擊英國,也雇佣了大量剪刀手偽造假英鎊紙幣、先令銀幣,並且成功的迫使英國放棄了金本位數年至久。這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金融戰行為產生了巨額利潤和前所未有的混亂。從中也就催生出第一代金融門閥羅斯柴爾德家族、洛克菲勒家族、杜邦家族和梅隆家族。迫於戰爭和國內混亂而嚴重依賴於國債發行的英國,也就把自己的金融主導權拱手送給通過製造流通虛假有價證券而積蓄巨量財富的羅斯柴爾德家族。洛克菲勒家族、杜邦家族和梅隆家族則把大部分財富轉移到新生國家美國,選擇在那個新大陸的國家繼續發展。
第二時期:不斷鞏固舊大陸金融支配性控制權的羅斯柴爾德家族不甘心有獨立於他們之外的西方國度存在。於是他們通過
扶植摩根財團發展壯大來牽制影響美國,並且力圖全面控制美國。當時的洛克菲勒家族、杜邦家族和梅隆家族沒有實力對抗過分強大的羅斯柴爾德家族,於是採用了妥協的方法。花旗、摩根,美國第一第二國民銀行當時都處於羅斯柴爾德家族的間接控制下,羅斯柴爾德家族達到了他的第一次頂峰。但是,由於過分抽調資金控制新大陸,導致了羅斯柴爾德家族在舊大陸的控制力急速下降。
俾斯麥首相抓住了這個天賜良機,通過普法戰爭賠款組建了德意志銀行,並且通過工業化和一系列眼花繚亂的併購,迅速組建了新的容克財團:德意志 4 大銀行團。歐洲崛起了新的金融集團。
第三時期:資本主義的原罪生產過剩和需求不足導致了一戰的爆發。
洛克菲勒家族、
杜邦家族、
摩根家族和
梅隆家族抓住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影響力由於戰爭而下降的機會,在美國發起了反攻,力圖擺脫受到控制的命運。這個企圖在一戰結束的時候似乎是成功了,美國擺脫了長期債務。但是隨著戰後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反攻,美國 4 大家族發現自己的力量還是
無法對抗羅斯柴爾德家族。容克財團在大戰中損失慘重,德意志4大銀行組成的德意志財團也屈服於羅斯柴爾德家族的意志。羅斯柴爾德家族達到了自己的第二次頂峰,也是最高峰:控制全球金融命脈。
第四時期:當發現完全無法和羅斯柴爾德家族在金融領域對抗後,德意志財團和美國財團想到了新的主義:毀滅羅斯柴爾德家族的本體:猶太人。通過支持希特勒和二戰,羅斯柴爾德家族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大量家族成員被殺害,資產被侵吞,
超過 2/3 的旗下金融機構完全不存在了。美國財團利用這一有利時機反過來吞併羅斯柴爾德家族在美國和澳洲,加拿大的近乎全部資產,建立了花旗財團、摩根財團,美洲三大財團的現代格局。容克財團在戰爭中也失去了絕大多數成員,成功的轉化成新的寡頭勢力,並且利用瑞士
5 大銀行轉移戰爭中掠奪的財富逃過了二戰失敗的損失,在戰後成為歐洲第一大金融寡頭財團。羅斯柴爾德家族在歐洲大陸和北美澳洲的全部金融機構和資產全軍覆沒,靠在英國和瑞士幸存的少量金融機構艱難恢復,併在戰後逐步恢復元氣。目前的全球金融勢力,還處在這個時期。
猶太復國
猶太復國主義運動是羅斯柴爾德家族貢獻最大。羅斯柴爾德家族在法國的成員愛德蒙男爵(1845-1934年)20世紀初向巴勒斯坦的早期猶太移民提供了約 600 萬美元的資金,幫助移民們購買土地和生產設備,定居生存。倫敦的沃爾特(1868-1937年)曾任英國猶太復國主義主席。正是他,與猶太復國主義領導人魏茲曼一起,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在英國積極活動,終於使英國政府以外交大臣貝爾福致沃爾特‧羅斯柴爾德勛爵一封信的形式,發表了著名的《貝爾福宣言》,最後導致了以色列國的建立。
羅斯柴爾德家族的現狀
羅斯柴爾德銀行集團目前的業務主要是併購重組,就是幫助大企業收購兼併其他的企業,或者對其資產結構進行重組。羅斯柴爾德的併購重組業務主要在歐洲,在2006年世界併購排行榜上可以排到第13位。
目前,
羅斯柴爾德在亞洲有一個辦公室——香港,不過,這個辦公室的正式名字叫做“
荷蘭銀行-羅斯柴爾德”,因為它在亞洲的業務處於荷蘭銀行的控股之下,自己的發言權不大。甚至某些人事權,都是由荷蘭銀行主管的。
羅斯柴爾德家族目前的規模很小,羅斯柴爾德銀行集團一年的營業額不到 100 億美元,利潤不到 30 億美元,估計其資本總額不會超過 300 億美元,不到歐美大銀行的一個零頭。首先,這是因為羅斯柴爾德家族在 1865 年出現戰略判斷失誤,認為美國經濟不會大幅度發展,於是把它在美國的分行都撤銷了。這是一個致命失誤,直接導致了摩根家族的興起。
其次,羅斯柴爾德家族在一戰和二戰中損失慘重。它的許多位於德國、法國和義大利的資產被摧毀了,其中位於法國的辦公室甚至於二戰結束後被國有化了。作為猶太人家族,羅斯柴爾德在納粹統治下受到的打擊是慘重的,雖然英國總部基本沒有損失,但歐洲大陸的家族勢力基本被消滅了。冷戰期間,羅斯柴爾德家族在東歐的許多資產又被蘇聯接管了,結果可想而知,這些資產是不會退回來的。
第三,羅斯柴爾德堅持家族產業,也阻礙了它的繼續發展。從 1960 年代開始,歐美的大銀行紛紛上市,籌集了大量資金。羅斯柴爾德則還是用自有資金髮展,速度緩慢,逐漸落伍了。
羅斯柴爾德家族興盛的歷史,早已在 19 世紀末結束了,今天的羅斯柴爾德只是一家在全球排名十幾到二十名的投資銀行,規模不大,也沒有什麼呼風喚雨的能力。《貨幣戰爭》的危言聳聽,其實根本沒有任何證據。
如今羅斯柴爾德家族旗下資產有法國羅斯柴爾德銀行(自稱有 1000 億歐元的資產,控制了法國的解放報以及法國最大的私人收藏博物館),英國羅斯柴爾德銀行(控制了倫敦黃金、經濟學人雜誌等,在全世界包括美國日本中國有自己的分支機構)。
羅斯柴爾德家族的 RIT 公司是默多克的新聞集團以及美國黑石集團的董事會成員。
================================
或許你會說:「你看~事實上 Rothschild 已經沒落了呀。」
但是我覺得,這個家族的本事,就是一切用自己的資金來搞。前幾年 Citi 和 Morgan 不就被金融風暴掃的很慘嗎?
啊不就是因為
玩借錢玩槓桿玩太大掛掉的嗎?一切用自己的錢,老實說怎麼賠也不過賠掉可以玩的部份,不會賠老本。
(最後因為這兩家太大,美國政府又被他們掌控,只好拿納稅人的錢幫他們買單。夠邪惡吧?)
而且這家族的低調本事是很可怕的,在今天之前你身邊朋友有聽過 Rothschild 有多少人呢?
只要財產不公布,那就只算的到他帳面上的部份。私底下..... 有多少錢就再看看吧。
經過兩次大戰,被各國群起圍毆,文的打不過就直接拿武器出來搶, Rothschild 再笨也不會不知道要開始搞低調。
你查得到他們的實際總資產?算你 King of Earth 吧。
五枝箭。五兄弟。綁一起。
.